6月8日,“多边贸易体制改革与全球经贸治理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创刊3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古北校区成功举办。研讨会由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上海欧洲学会联合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术期刊社、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国际贸易专委会具体承办,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期刊界同仁围绕“多边贸易体制改革与全球经贸治理”主题,聚焦“如何重振多边贸易体制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会议共计吸引校内外100多名师生参加。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徐永林教授在开幕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回顾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创刊3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办刊情况,并希望在此次为纪念学报创刊30周年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各位专家能就“如何在推进WTO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和加快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协定落实进程中发挥中国作用,如何进一步对标高水平贸易投资规则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以及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如何更好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刊发高质量研究成果”等重大问题发表真知灼见,共同为持续推进我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会长、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教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黄建忠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以汪尧田为代表的一代学人为中国“复关”“入世”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致以崇高敬意,并提议与会专家学者借此次学报创刊30周年纪念学术活动之际,回顾总结我们走过的“复关”“入世”历程,面对当下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进程中我们究竟“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复旦大学罗长远教授在致辞中感谢前辈和师友等参会者分享研究成果,期待会议碰撞出思想火花能够助力国家高水平开放。上海欧洲学会会长、复旦大学丁纯教授通过视频祝贺本次会议召开,他认为国际经贸治理未来趋势如何发展、治理观念如何改进以及治理体系应当如何改革等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并期待各学会同仁能够发挥学科研究专长,开展跨学科交流,取得更丰富的成果。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科研处处长闫海洲教授主持。
研讨会的主旨演讲环节由上海欧洲学会前副会长、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杨逢珉教授主持。
上海欧洲学会前会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副理事长徐明棋研究员,山东理工大学校长特别助理、经济与管理学部部长李平教授,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副处长罗长远教授,瑞士日内瓦智库“多边主义之友小组”(FMG)创办人、中国常驻WTO前参赞卢先堃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院长、自贸区法律研究院院长贺小勇教授,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会长、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教席、亚太培训中心主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前院长黄建忠教授分别作了主旨演讲。
徐明棋研究员认为,供应链重构背景下的中欧经贸关系主要表现为:欧盟对于美国以“脱钩”“小院高墙”“去风险”为名推动的产业链重构既有协同协调的一面,又保持着一定差异化和战略自主,在对华经贸关系上不会轻易用地缘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来推动产业链重构,但美欧之间的协调和美国推动的产业链重组趋势仍会对中欧经贸关系带来挑战,对此,中国应支持欧洲的战略自主,有效利用经济互惠互利这个“压舱石”,利用政策工具主动发力,从长期经营的角度维护中欧关系,避免与欧洲打贸易战。李平教授深入剖析了制度型开放推动WTO改革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从内在逻辑来看,我国应积极推动新议题的多边讨论与谈判、重振世贸组织谈判功能、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国内通过先行先试高标准经贸规则、制度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举措推动WTO改革;从实践路径看,我国可以通过落实制度型开放现有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制度公共产品和争取国际议题设置的主动权等推进WTO改革。罗长远教授聚焦供应链重组背景下的贸易协定和贸易谈判等话题展开讨论,他认为,从国际来看,自由贸易、便利化贸易、性价比贸易和价值链贸易有所褪色,而公平贸易、价值观贸易呼声渐起,安全自主与环境保护受到更大的关注,供应链深化阶段强调效率优先,供应链重组则有安全优先甚至安全泛化的倾向,这对中国贸易谈判的方向和贸易协定伙伴的选择造成了影响,也对高水平开放和高水平安全能否兼顾提出了新的课题。卢先堃教授通过视频对《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创刊30周年表示祝贺。他表示,经过30年的发展,学报业已成为学术界研究WTO和国际经贸的标杆刊物,希望学报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他谈及今年也适逢WTO成立30周年,对全球贸易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但WTO也面临监督、谈判和争端三大功能均严重受损的巨大危机,同时WTO改革主要面临两大深层次矛盾:在发展层面,发展中成员从多边体系受益有限及中国等主要发展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再平衡问题;在地缘层面,主要成员之间的体制矛盾突出。他提出中国在推动WTO改革中可以通过“对外在多边谈判和议题中显示建设性和灵活性,对内在深化改革中为民营和外资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预期”等方面发挥作用。贺小勇教授从WTO《渔业补贴协定》和最近的三项环境保护倡议等方面阐述了WTO环境与贸易议题的最新进展,认为WTO在这一议题上取得的新进展为WTO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指出中国近年来通过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统筹,包括通过国内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推进与完善、以自贸港(区)“先行先试”实现与国际高标准环境规则的衔接,以及在推进WTO环境与贸易议题中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黄建忠教授强调在WTO改革上不能无限扩大议题边界,考虑到谈判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应当用议题冻结、谈成一个新增一个、保持议题总量平衡的方式推进谈判取得实效;通过暂时放弃某些贸易相关性弱的议题,聚焦贸易领域提高谈判效率,避免议题堆叠无果而消磨信心最终拖垮多边贸易体制。此外,他还重点就WTO对华第九轮外贸政策审议中的“产业补贴和政府刺激政策”问题提出看法,建议要正视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冲击造成的全球性财政补贴、产业政策介入面扩大等问题,建设性地解决产能布局优化与跨境补贴等新问题,提升透明度与合规水平。同时,他提出了辩证处理好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与推进国企竞争中立导向的“政企分开”之间的关系,在竞争政策框架下实施产业政策等政策建议。
下午举行了两个专家论坛和一个期刊交流分享会,分别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高运胜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王火灿副教授、《国际商务研究》编辑部主任张建华副教授主持。
在专家论坛上,来自国内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石士钧、陈伟光、龚柏华、鲍晓华、闫海洲、李本、张磊、王玉柱、代中强、伍穗龙、姜云飞、黄琳琳等分别聚焦“WTO改革、全球产业治理、投资便利化协定、原产地规则、跨境基金、国有企业与CPTPP竞争政策的规则对接、服务贸易国内规制纪律、全球产业政策、区域贸易协定投资条款、WTO工业补贴规则改革、欧盟对华反补贴政策调整、美国跨境补贴的双轨规制”等众多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与交流,其中既有国内知名专家,也包括大量中青年学者,并提出了众多真知灼见。
在期刊交流分享环节,我校学术期刊社社长高运胜首先欢迎期刊界同仁拨冗参会,希望大家就“如何高质量办刊”畅所欲言,借鉴大家的办刊经验助力我校两本期刊更好更快地发展。《国际商务研究》编辑部主任张建华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责任编辑吴素梅分别介绍了两本期刊,并就如何提升刊物质量和影响力提出问题,希望参会同仁答疑解惑。上海市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胡范铸教授就如何提升期刊影响力从“挖掘青年学者、注重约稿、打造专栏、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来自《国际贸易问题》《财经研究》《世界经济研究》《国际贸易》《国际经贸探索》《商业经济与管理》《经济经纬》《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等国内知名财经类期刊的主编或编辑部主任重点就意识形态审查、审稿流程优化、编校质量提升、新媒体运营等方面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做法,并就一些当前办刊过程中的新问题与关键点展开了热烈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贸易组织是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舞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与世界贸易组织同年诞生,作为国内首份以WTO多边贸易体制研究为核心的专业学术刊物,30年来始终坚守研究前沿阵地,围绕多边贸易体制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全球经贸治理等重大热点问题持续耕耘。未来,学术期刊社将继续夯实内涵建设,服务国家地方战略与学校学科发展,秉持30年办刊理念与风格,进一步提升刊物质量,积极打造优质的学术成果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