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新质生产力理论与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古北校区召开。本次大会聚焦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由我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资本论》与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十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开幕式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庾向芳教授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章益国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对前来参会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本次大会对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先进生产力的学理认知,助推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自建校以来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课程64年,该课程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上海市首批一流本科课程。他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取得的诸多成就,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本次大会进一步增进学术交流和合作,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开幕式结束后,主题报告第一单元由《资本论》与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朝科教授主持。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谢富胜教授作了题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主题发言,从体系化与学理化的阐释、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化和学理化发表了深刻见解。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教授作了题为《中国传统经济学:构建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历史基础和思想资源》的主题发言,立足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要求,强调了利用马克思主义资源,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国外哲学社会资源对构建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震教授作了题为《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探析》的主题发言,讲明了如何从理论的层面理解新质生产力,如何从制度层面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如何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从劳动者队伍、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三方面扎实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四个问题。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乔晓楠教授作了题为《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题发言,阐述了新质生产力评估和测度方法以及针对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测度研究。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任保平教授作了题为《构建遵循生产力规律的新质生产力》的主题发言,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形成的一般规律出发,说明了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一般规律。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葛扬教授作了题为《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质》的主题发言,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角度,构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
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经济学院高帆教授作了题为《新发展格局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再考察》的主题发言,立足于新发展格局下域内域外关系的深度调整,说明了新征程上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与发展逻辑。
主题报告第二单元由我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院长代中强教授主持。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科名家、《上海经济研究》原常务副主编、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贸易学院李正图教授作了题为《正确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主题发言,从不同视角探讨新质生产力理论,从五个方面说明了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具体内容。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郎旭华作了题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理论逻辑、三重动因与实践路径》的主题发言,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关论述的学理化阐述和时代化应用进行了深入剖析。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新宁教授作了题为《新质生产力理论与科技经济理论》的主题发言,阐释了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过程当中形成的新概念、新范畴及其形成的理论体系,以及新政策的实践。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宝珠副教授作了题为《数字经济赋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的主题发言,对工业经济与生产力空间非均衡发展的理论以及数字经济赋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理和制度保障进行了分析。
主题报告第三单元由我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茹玉骢教授主持。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巩潇然博士作了题为《马克思的国家与现代社会关系理论及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的主题发言,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伍山林教授作了题为《新质生产力概念为积极拓展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边界的新境界》的主题发言,从迫切性和独特性出发,说明了要以新质生产力概念为契机开拓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新境界。
大会闭幕式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海泉主持,王朝科教授对本次会议作了全面总结。王朝科教授认为,中国通过75年的建设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两三百年路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已经具备了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条件,但理论上仍有所欠缺。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自主性的范畴,并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出发,全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理论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