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沿文献,钻研学术问题,与导师合作完成论文并被国际高水平期刊接受……这一切似乎很难和一名在校本科生联系在一起,但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创新实验班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学术训练的培养模式下,我校大三学生沈梓暘在导师焦振华教授的指导下把这一切变为了现实。今年3月,他们合作完成的论文《Affirmative action under common school priorities: The top trading cycles mechanism case》被运筹管理领域重要期刊《Operations Research Letters》正式接受,将于5月正式发表。本科生与导师合作完成学术研究,论文最终发表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这在我校尚属首例。他是怎样走上学术研究之路的?而经济学实验班又有什么不同之处?今天,在与沈梓暘同学的访谈中,我们听他娓娓道来。
学术之路启程
沈梓暘同学热爱数学,中学阶段在各项数学竞赛中成绩不俗。可是事与愿违,在高考中他发挥不甚理想,与第一志愿失之交臂后沈梓暘进入我校学习,一度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但值得庆幸的是,沈梓暘坦言,那时候的他做了一个让他至今都觉得无比正确的决定——加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2016年新开设的经济学创新实验班。他顺利地通过了笔试和面试,成为了第一届经济学实验班的一员。
尽管沮丧和挫败感在心头仍未散去,但经济学实验班的学习压力、大量的作业、高强度的阅读与读书笔记写作训练让他来不及去考虑这么多,只能尽力去完成这一切。经济学实验班的数学课开设的是数学分析,但是沈梓暘觉得课堂上用的教材过于简单,于是在课余时间用复旦大学的教材自学。虽然起初他也不清楚为什么要学这些,但终究还是坚持了下来。从大一开始,沈梓暘始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数学等学科的学习中。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大三第一学期焦振华老师的数理经济学课程中,沈梓暘第一次认识了焦老师。焦老师课堂上细致、严谨的逻辑思维与数学推导令他印象深刻,也让他喜欢上了这门课。而在随后的一堂课中,焦老师介绍了自己目前的研究领域,着重讲解了市场机制设计中关于匹配理论的一些背景和基础知识。这节课点燃了沈梓暘对于理论研究的兴趣,课后,他主动找到了焦老师,表达了他对于这一领域的兴趣以及想做一些相关研究的意愿。
在此之后,在焦老师的指导下,沈梓暘开始精读相关的综述型文献和经典文献,随后又进一步地阅读该领域内的前沿文献。这一过程让他获益匪浅,加之他有扎实的数学基础,使他顺利地从单纯的学习状态,步入了学习与学术研究并行的阶段。
实验班的收获
提到所在的经济学实验班,沈梓暘讲道,尽管是第一届实验班,但课程体系经过了李辉文老师、左翔老师等诸多为实验班辛勤付出的老师的精心设计,培养方案和课程安排尽可能地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经济学专业对接。实验班开设数学分析、博弈论等较高难度的基础课程,而进入高年级后则有更多的专题课程与文献选读课程。实验班所配备的师资力量很强,能够尽可能满足同学们对于经济学不同领域的兴趣,包括金融、宏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甚至是沈梓暘所感兴趣的微观理论方向,也同样能够被满足。师资力量的优势也在课程设计中得以体现,像中国改革与发展专题课程、经济学前沿文献选读课程、发展经济学选修课程等,都由多位老师轮流负责授课,每位老师负责的是自己最擅长的部分,使同学们能在更好地了解不同领域的同时也感受到不同学者的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2016级经济学创新实验班从大三开始实行学术导师制,每一名学生都可以选择一位导师,从而在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方面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沈梓暘自然是选择了焦老师作为导师,而他也表示,目前班内也有其他一些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一篇学术论文了,他在同学们当中也只是普通的一员。
实验班的老师十分关注每一位实验班学生的发展。沈梓暘特别提到,在进入实验班学习的前两年,班主任李辉文老师和任课老师左翔老师在他的学习和研究兴趣上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这让他得到了很多启发,并且渐渐有了目标。而回忆起大一的时候李老师所教授的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等课程,沈梓暘表示,一开始确实比较辛苦,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主要是有大量的阅读和读书笔记的写作,但从现在来看,这些付出是十分值得的,这样的过程确实给他带来了收获,例如写作能力的提升,思维方式的改变,以及对基础知识的较好掌握。
同时,沈梓暘认为,虽然他个人对于学术研究比较有热情,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学实验班只是为了学术研究而存在。经济学实验班是希望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学术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价值判断、逻辑思维等全方位的素质,而不仅仅局限于学术本身。同时沈梓暘也相信,在经济学实验班,只要同学们用心去学习,将来无论在什么样的行业,实验班的这段学习经历都会对同学们有所增益。在这里,他引用李辉文老师常说的一段话来简单解释一下经济学实验班的“不同”之处:“我们这个实验班没有特色,或者说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普通班,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在做的是大学里应该做的平凡的事。”
征途只有进行时
提及即将发表的论文,沈梓暘坦言,这是他第一篇正式的学术论文,但这次的合作经历让他建立了信心,也坚定了自己在学术研究道路上探索的决心。在他看来,这篇论文并没有给出最理想的结论,接下来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探讨和挖掘。从这个学期开始的每个周五,他都会来到博识楼,与焦老师进行学术问题的讨论。而在平时,他也将大多数时间用于阅读文献、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他还希望在本科毕业后能继续深造,在更高的平台上继续追逐梦想。
沈梓暘也有一些建议与有志于尝试学术研究的同学们分享。首先,他建议同学们要多花时间在学业上,把基础课程学好,培养起自学能力。另外,他也建议同学们尽早规划未来并寻找自己的兴趣,他认为兴趣和自学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最后,沈梓暘也表示,希望经济学实验班能够越来越出色,也希望学校中能有越来越多像经济学实验班这样“平凡”的实验班。
在平凡的道路上,经济学实验班也确实在变得更好。2017级经济学实验班从大二开始实行导师制度;而实验班的教学计划,在每一届之后,也会根据教学反馈做出修改调整。日前,经济学实验班举行了一次座谈会,三届实验班的同学代表以及十余位实验班的老师一起参与了座谈,每位同学代表都分享了自己以及班里其他同学对于实验班的一些建议,而每位老师也各抒己见,在回应同学们的问题的同时给出自己对同学和对实验班的建议。这其中的许多建议都已经被汇总起来,将会最终落实到接下来实验班的教学计划中。我们愿意相信,这样一群“平凡”的人的付出,一定能换来不平凡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