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用行动证明90后社会责任感”

东方网8月30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今早8:30,24岁的小伙儿王志强躺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移植病房的病床上,面带微笑,等待即将进行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手术。四天后,复旦大学10级男生廖威栋也将在这里传递他的“生命种子”。时隔四天,两个90后大男生先后传递社会正能量,成为沪上第281例和第28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乐观小伙独自完成捐献
  四年前的10月,市红十字会在松江大学城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当时还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学的王志强报了名。他回忆说,自己当时什么也不清楚,懵懵懂懂就跟在一帮同学后面抽了血,“反正是帮助别人,总是好事”。今天,用他的话说,他“幸运地成为这群朋友里唯一一个配型成功的人。”
  “好巧!”提到自己接到初配成功通知时的心情,他不假思索地给出两个字。这个参加过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大男孩也坦率地说,他其实也担心过这个捐献手术对身体会有影响。“接到通知后我就特意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手术的具体实施方法,还特意咨询了学医的同学。”王志强说,“当了解清楚就放心了,捐献者中有好多比我年轻的女孩,还有一些阿姨伯伯,我一个身体棒棒的小伙子怕什么?”
  提前四天入院,接受体检,打造血干细胞动员针。王志强感觉到了骨头略有酸痛。但他笑着表示感觉良好,只是“从小就很怕打针”。乐观的王志强说,此次捐献过程他将独立完成,父母没有陪同。在福建的王志强父母一直支持儿子做好事,成为西部志愿者和捐献造血干细胞在他们眼里,都是好儿郎当做之事。他们相信儿子的能力,也支持他的选择。王志强笑着说,“我爸妈也觉得这是个小事儿,何况我还是个男孩子,没必要让爸妈赶过来陪着。”

  父母被儿子的诚心感动
  和王志强懵懵懂懂加入中华骨髓库不同,9月开学升入大四的复旦大学材料化学专业的廖威栋同学则是因为一个故事而入库的。
  “那年我们学校一个已经毕业找到工作的学姐被查出白血病,为了挽留学姐的生命,很多复旦学生都想试一试能否和学姐配对。学生自发组织报名,血库的工作人员进校进行集体采集,我就是在那时报的名。”虽然与这个学姐素不相识,但廖威栋还是和其他很多学生一样参与了血液样本采集。“虽然最后学姐还是去世了,但没想到现在和另一个陌生人配型成功了,感觉有一点小惊喜。”廖威栋说。对于廖威栋远在四川的爸爸妈妈来说,这个消息让他们紧张了一把,一开始很不接受。“为了说服爸妈,我专门请教了华山医院的老师,将科学的回答转告父母,最后爸妈也被儿子的救人诚心感动了。”
  廖威栋说,除了救人,他还想用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为证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他说,现在很多人经常批评大学生“没有社会责任感”,对大学生有误会。“我希望做一点事情体现大学生的精神。”
  目前,廖威栋的心情非常放松,9月中旬有一门考试的他还和记者打趣说,相比于造血干细胞捐献手术,自己想得更多的是“入院后怎么复习”。   王志强的爱心举动吸引了媒体的关注,除了《青年报》《新闻晚报》东方网、解放牛网报道之外,、新浪网、中国教育在线等媒体纷纷进行了采访报道;上海教育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后,网友们纷纷转载,并给予高度赞扬。

新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