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网报道: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举办2019中非经贸论坛
//www.sltoq.com/2019/1120/c7322a93628/page.htm
2019年11月15日,由学校主办,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国际经贸研究所承办的“一带一路与自贸区建设:2019中非经贸论坛”研讨会在古北校区举行。论坛开幕式由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院长黄梅波教授主持,科研处处长陈子雷、副处长赵蕾在开幕式上和闭幕式上讲话。来自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商务部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研究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在非洲经济研究领域拥有卓越影响力的学者和从事中非投资合作实际业务的金融机构国际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企业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并对中非投资及其影响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会议是在中非合作论坛成功举行、“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召开的。中非经济合作包含经济援助的内容,但根本上是以市场化为基础的我国与非洲各国的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重点是中国与非洲各国的基础设施合作、贸易投资合作以及投融合作,并通过合作推进双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研讨会聚焦中非投资合作及其影响问题。具体包括中非投资合作战略、中非援助、中非贸易、中非产能合作、中非投融资合作等问题。会议还设立专门环节讨论了当前国内外关注的非洲债务可持续性问题。中国对外援助中对非援助一直占一半以上的比重。中非合作中,中国对非援助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非援助议题部分,西南财经大学的吕朝凤教授作了引导发言,他对国际经济援助、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的分析。在中非贸易议题的讨论中,上海大学何树全教授的主题发言对全球价值链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南京大学张振克教授则从非洲农业发展与非洲粮仓问题入手分析了中非农业贸易发展及农业合作的可能性。中非产能合作是中非经贸合作的重点,对该议题讨论既包括中国对非投资与产能合作的风险与挑战的分析,也讨论了当前中非投资合作的特点与新动力。
中国非洲研究院姚桂梅研究员高屋建瓴地对中非投资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对接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分析,南开大学李荣林教授则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产能合作潜力进行了探讨,我校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黄梅波教授利用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讨论了中非基础设施合作及其对非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问题;中国对非投资涉及大量的投融资问题,对中非投融资合作问题的探讨涉及中非金融合作问题、中非基础设施融资问题、多边发展融资机构对非洲的基础设施融资问题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专职业务评审员白海波从实际业务角度对非洲投资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大量的融资对非洲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过度借贷也会导致非洲各国的债务负担的上升。对此厦门大学杨权教授分析了世界银行及IMF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的适用性并提出改进建议。杨权教授发言后,多位学者围绕非洲国家债务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及非洲各国近年面临的债务可持续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非经贸论坛是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着力打造的一个推进非洲经济及中非经贸合作研究的学术研究及学术交流品牌,每年召开一次,今年是第二年举办。中非经贸论坛旨在通过搭建学术研究及学术交流的平台,聚集中国世界经济学界、非洲区域研究及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专家学者、相关政府监管与服务机构、对非融资及投资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实操专家共同探讨中非经贸合作面临的重要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并为相关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建议。
上观观察专栏:
智库观察|“一带一路”中非合作如何实现五个再平衡,
上观学习 2019-11-27
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191006&time=1574808892292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多
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必须关注以下五大平衡:第一,必须加大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力度,平衡投资与贸易、基建承包的关系,推动中非合作转型升级;其次,必须加大对非农业合作的投入,助力非洲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问题,使中国对非投资的相关产业平衡发展;其三,必须创新投资合作新模式,力求近期收效与远期利益、中国企业与非洲本土企业均获利发展的平衡关系;其四,必须加强中非之间跨文化交流与互动,以此平抑重经贸、轻人文交流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国际对非合作新方式,以此平衡大国在非洲的关系。总之,中非合作需补齐各种投资“短板”、创新合作模式、平衡产业布局和各种利益关系、力求共同发展。
2019年11月15日,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和国际经贸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2019中非经贸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主题是“中非投资合作及其影响”。一百余位来自高校和部位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会议,从经济学视角对中非经贸合作特别是中非投资合作中的机遇、挑战及其对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影响,以及中非经贸合作如何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涉及到了中非投资合作的战略、中国对非援助与贸易、中国对非投资与产能合作、非洲国家债务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对于促进非洲经济发展及深化中非经贸合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的五个再平衡
中国社科院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姚桂梅教授就“中非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对接:现状与前景”发表主题演讲。非洲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方,中非合作论坛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实践平台。2018 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同非洲各个层面的发展战略全面对接,推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再升级。姚桂梅教授指出,中非需要携手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难以持续、失衡和不对称的三大问题,包括以国家贷款为主要支撑的基础设施承包建设模式如何持续;如何解决中非投融资合作中存在投资行业间、投资主体间的失衡;以及中非投融资合作在资金与项目、资金需求与存量上结构不对称。她指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必须关注以下五大平衡:第一,必须加大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力度,平衡投资与贸易、基建承包的关系,推动中非合作转型升级;其次,必须加大对非农业合作的投入,助力非洲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问题,使中国对非投资的相关产业平衡发展;其三,必须创新投资合作新模式,力求近期收效与远期利益、中国企业与非洲本土企业均获利发展的平衡关系;其四,必须加强中非之间跨文化交流与互动,以此平抑重经贸、轻人文交流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国际对非合作新方式,以此平衡大国在非洲的关系。总之,中非合作需补齐各种投资“短板”、创新合作模式、平衡产业布局和各种利益关系、力求共同发展。
中国非洲基建项目更注重可持续发展
中国在非洲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成绩斐然,中国对非基础设施合作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黄梅波教授就“中国对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研究——可持续性发展视角”发表主题演讲。黄梅波教授结合联合国201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利用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对中国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否推动了非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中国对非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社会影响作用展开的实证研究发现中非基础设施合作对非洲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效应是十分显著的。按地区分组、按收入分组进行回归,最后加入收入分组的虚拟变量后的实证结果均发现中国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地推动了非洲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完成。环境影响方面,研究选取苏丹merowe大坝和蒙内铁路的案例分析了中国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问题。从案例中可以发现中国在对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一直努力提高自身的环境标准,充分发挥 “污染光环效应”,使得当地居民、生态环境遭受最低限度的损失。中国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非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西方媒体以“新殖民主义”、“中国项目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不具有可持续性”等为由对中国在非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各种指责是站不住脚的。
中国农业与非洲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农业的发展是非洲发展的基础,也是中非合作的重点之一。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华智研究院非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张振克教授从非洲农业视角,以“非洲的农业发展和非洲粮仓”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非洲是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大陆,一方面,干旱、饥荒问题依旧突出,饥饿的非洲大陆有巨大的发展农业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非洲农业发展也有巨大的潜力。但是,非洲农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包括管理不善导致的农牧业冲突,对农村和农业发展构成威胁;自然条件中大部分区域缺水严重,造成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建设非洲粮仓任重道远,加大农业投入、提升农业技术、改善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必要。目前,中非农业合作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他提出中非农业合作要充分认识非洲农业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制定符合实际的农业发展路线图,走因地制宜发展的道路,才能助力非洲农业发展。
中非产能合作潜力巨大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李荣林教授从工业产能合作的角度切入,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产能合作潜力分析”发表主题演讲。李荣林教授首先对产能合作进行了广义和狭义层面的界定。他认为产能合作主要指制造业的国际产业转移;产能合作与装备出口和国际贸易、对外援助、工程承包、基础设施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等其他领域并不是包含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产能合作不应理解为中国“过剩”产能的输出,相反是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其次,李荣林教授利用直接投资和贸易等数据,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计算了本国市场容量与国外市场容量,并分别利用RV法与HM法估计得到一国的产能需求潜力与供给潜力。其研究发现:整体上看,中国的产能供给潜力高于需求潜力,能够有效弥补沿线国家的产能需求缺口;从行业角度上看,中国对外供给能力最强的电气与机械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能够有效支撑大部分沿线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工业化进程;“一带一路”倡议所涵盖的国家越多,其对贸易和福利的增进作用就越大,为判断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某些产业开展产能合作是否可行提供了经验证据。
东方教育时报报道:2019中非经贸论坛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
//www.sltoq.com/2019/1119/c7324a93504/page.htm
11月15日,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国际经贸研究所承办的“2019中非经贸论坛:中非投资合作及其影响”研讨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
中国教育在线报道:产能合作 力促发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召开“中非投资合作及其影响”2019中非经贸论坛研讨会
//www.sltoq.com/2019/1119/c7324a93505/page.htm
中国教育在线讯 今日(11月15日),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国际经贸研究所承办的“2019中非经贸论坛:中非投资合作及其影响”研讨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商务部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研究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在非洲经济研究领域拥有卓越影响力的学者和从事中非投资合作实际业务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对中非贸易投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