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概况

发布者:张钰歆发布时间:2018-07-04浏览次数:2357

一、基本信息

机构名称:

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hange Management

上级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机构性质:学术及科研类独立运行的实体性质研究院

名誉院长:方滨兴院士

学术委员会主任:前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 杨学山

产业咨询委员会主任:米凯

院长:齐佳音教授

副院长:张国锋副教授


二、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的背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的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60年来,人工智能经历了从爆发到寒冬再到野蛮生长的历程,伴随着人机交互、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提升,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成了这一技术时代的新趋势。同时,人类不可回避的迎来了人工智能时代和智能社会。在智能社会中人与机器共存,势必面临诸如AI伦理与法律、AI效益评估和AI技术与发展战略等方面的问题,以及由AI所带来的社会、政府和企业管理变革、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这些摆在全人类面前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得成立相应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显得尤为必要。

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其主要的竞争力。国内外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化布局一次次地证明了,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10年内的产业新风口。像200年前电力彻底颠覆人类世界一样,人工智能也必将掀起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人工智能经过60多年的演进,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加紧出台规划和政策,围绕核心技术、顶尖人才、标准规范等强化部署,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

人工智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人工智能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城市运行、司法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将极大提高公共服务精准化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人工智能技术可准确感知、预测、预警基础设施和社会安全运行的重大态势,及时把握群体认知及心理变化,主动决策反应,将显著提高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对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带来新挑战。人工智能是影响面广的颠覆性技术,可能带来改变就业结构、冲击法律与社会伦理、侵犯个人隐私、挑战国际关系准则等问题,将对政府管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乃至全球治理产生深远影响。

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人工智能将产生巨大生产力已经成为共识。2015年,被誉为智能机器人元年,从习近平主席倡议的工业4.0“机器人革命”,到李克强总理的“万众创新”;从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将人工智能列为“互联网+11项重点推进领域之一,到刚刚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在我国掀起了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国务院2017720日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30年使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这是中国首个面向2030年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当前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远远落后于国家和产业的期待,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已经成为各大知名高校着力培育的重要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如,2017325日,浙江大学成立睿医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目标是建立一个开放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创建中国自己的医学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助力我国医疗健康数据挖掘、应用及安全保障。2017612日,大连理工大学成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目标是开展类脑智能研究、大数据智能研究、机器人智能研究2017827日,上海交通大学在苏州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目标是在重大科研团队引进及共性技术研发、人工智能科技园、人工智能发展软环境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2017830日,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目标是围绕计算机视觉、深度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视觉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平台五大部分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

三、研究院的定位

从目前成立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来看,多数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来开展研究,将人工智能和管理结合起来的专业研究机构还很少。基于这种现状,“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将聚焦于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经济管理与社会运行等问题,从促进组织以及整体社会更加平稳地过渡到智能时代为目标,探索从现行系统转化到未来系统的变革管理理论、方法与路径。因此,和目前国内外已经成立的技术类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相对比,本研究院将是国内首家从经济管理视角来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性研究院,因而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作为华东地区唯一的经贸类大学,首先筹建“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不仅有利于学校在人工智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社会-政府治理、企业-组织管理等领域抢占发展先机,而且更有利于在新形势下将传统优势学科做大做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成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有影响力的智库。

四、研究定位与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从6个方面开展研究,致力于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国家。

“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所引发的社会发展效应(就业影响效应、法律影响效应、伦理道德风险等)、产业演化效应(技术影响效应、产业生态效应、产业发展战略等)、组织变革效应(生产方式变革效应、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效应、组织形态演化效应等)等经济管理问题,通过状态趋势跟踪、模拟环境搭建、分析模型推演、大数据驱动建模等方式,提供案例/数据/模型/实证/智库等系统支撑我国以及上海市的人工智能战略。与此同时,实验室将立足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商科卓越人才培养积极进行尝试。

研究院建设的具体包括:研究成果:在智能社会与变革管理方向,取得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平台目标:搭建面向智能社会与变革管理的资源共享与计算服务平台、交叉学科背景研究人员合作平台。学科建设目标:促进我校智能社会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研究院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科研人才。通过商科卓业人才计划,培养一批具有商科基础和智能思维的大学生。

研究院的中远期发展目标:研究院拟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两年的建设运行,成为一个具有高水平研究能力的平台;经过五年的运行,研究院成为国内有影响力、专注于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的开放创新平台,通过数据环境开放计算环境开放合作方式开放凝集国际一批卓有声望的学者共同开展研究工作带动本校的科研发展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智库。

五、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的社会发展效应研究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在我国掀起了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也必将掀起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人类每一次技术变革与进步,在带来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危害。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系列新兴技术(如机器人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等)的总称,当某项技术在进行产业化的时候,如何评估其长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研究院的第一个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技术效益评估研究,主要评估人工智能各项技术的长远社会和经济效益,评估结果可供人工智能企业,各级政府机构进行政策、项目的决策使用。

近期工作包括:人工智能智商测量及预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人工智能社会问题等。

战略合作单位:人工智能企业、各级政府机构。

人工智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人工智能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发展和沟通的方式。人工智能研究可以推进国家优先任务,包括增加经济繁荣、改善教育机会和生活质量,以及加强国家和国土安全。人工智能对于国家和区域的发展不仅具有巨大机会,更需有防控风险机制和体系。因此,国家和区域应在人工智能的投资战略、人才战略和政策方面进行研究,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正面效应,避免或最大可能减少负面影响。

近期的工作包括:世界各国人工智能发展蓝皮书、我国各行业人工智能发展蓝皮书、国家及区域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参与等。

战略合作单位:科技部、环保部东盟中心、上海市政府、上海市科委、工业4.0协会、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学会、南京华信区块链产业研究院。

智能社会下的社会治理研究

智能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出现的高级社会形态。“互联网+”、智慧旅游、智能交通等在社会生活的应用是人工智能的具体体现。在智能社会下,社会治理将迎来新革命。人工智能已悄然渗入我们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小到路灯的电子便签管理,大到以海量数据支撑打造的智慧城市。作为交叉、复合系统的人工智能,通过各种技术模拟人类的智慧,进入公共领域(如城市管理、生态环保、公安破案、司法审理、客流预报、交通治堵、公共服务、节事风险排查等),可以让社会治理更加便捷、高效。

近期将开展的工作:大数据视角下节事旅游信息管理体系研究、大数据视角下节事旅游安全风险智能预警研究、大数据视角下景区公益性测评研究、大数据视角下旅游客流预报研究、互联网信息行为与国家公共安全研究、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研究、大数据与市场主体风险监控研究、全球卓越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等。

战略合作单位:国家相关政府机构、上海市政府职能部门、松江区政府。

智能社会下的企业变革管理研究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智能社会给企业运营管理带来重大的冲击,在智能社会下,管理的对象、管理的方式、管理的目标、管理的手段都发生了变化,那么管理学领域是否能创造出一套新的系统的方法论,使组织适应变化的环境?以及企业在智能社会下面临着怎样的策略性转型?

近期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社交媒体与组织变革管理、实践理论视角下的企业信息系统实施、数字使能下的创业与创新管理、ODOO开源商务套件的产业推动、区块链应用、人工智能与住宿业创新等。

战略合作单位:国际学术组织、产业应用推进组织

智能社会下卓越商科人才培养

在智能社会下,商科人才教育和培养面临着重大变革。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缺人才”不只发生在未来,还发生在当下。目前迅猛发展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健康等新经济领域都出现人才供给不足现象,暴露出我国教育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的短板。新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相对于传统的商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商科”人才,他们不仅在某一学科专业上学业精深,而且还应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他们不仅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现有的问题,也有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去解决未来发展出现的问题,对未来技术和产业起到引领作用;他们不仅在管理上优秀,同时懂得经济、社会和技术,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说,新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新的目标定位与需求为“新商科”提供了契机,新经济的发展呼唤“新商科”。

近期开展的研究工作有:大数据时代的商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战略合作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相关学院、企业、政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