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简·爱》出自他之手,外语界研讨黄源深学术思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书架上《简·爱》《老人与海》《道连·格雷的画像》等经典之作,其译者栏上多半都会看到黄源深这个名字。公认的《简爱》最好看中文版,也是出自他的手。今天,我国著名的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英语教育家、资深翻译家黄源深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
开创我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的先河
今年恰逢黄源深教授八十高寿,为发扬光大他的学术思想,推进我国外语学科建设,更好地为我国对外开放事业服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市外文学会和上海外国文学学会等单位,发起了这场学术思想研讨会。我国外语界和外国文学界五十多位学者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热烈研讨。
黄源深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英语教育家、资深翻译家,曾任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他在澳大利亚文学研究、英语教育和文学翻译等领域辛劲耕耘五十余载,著述丰硕,育人无数,贡献卓著。
与会学者认为,黄源深教授是我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他以一己之力,十年之工,撰写了厚重扎实的国内第一部、也是迄今唯一一部《澳大利亚文学史》,开创我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的先河。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影响力报告”,《澳大利亚文学史》列为被“外国文学论文引用的国内学术著作前十名”。
呼吁注重培养外语学生思辨能力
黄源深教授多年担任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我国外语教育重大问题的决策,以及我国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制订和定稿中,起了重要作用。
他还是国内学界第一个呼吁注重培养外语学生思辨能力的学者,在外语杂志上发表关于“思辨缺席”的文章。
黄源深发现,外语系的学生遇到论争需要说理的时候,写文章需要论述的时候,听讲座需要发问的时候,常常会脑子里一片空白,觉得无话可说;或者朦朦胧胧似有想法,却一片混沌,不知从何说起。不少外语系教师在评职称的时候,为缺少论文而发愁,感到文章难写,立论不易,不得已而去编写练习手册来凑数。
在黄源深看来,这种因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所造成的现象,不妨称之为“思辨的缺席”。学外语出身的人,稍不注意就会得这种“思辨缺席症”。
自1998年首提“思辨缺席症”后,黄源深教授在2010年再度发文,强调通过改革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以加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他通过揭示我国外语人才培养上长期存在的重语言轻思维的弊端,又提出解决办法,引发全国范围内围绕提高学生思辨能力、评判能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讨论,并从此将提高思辨能力纳入外语人才培养计划,对我国外语教学改革起了推动作用。
译著影响一代代国内读者
黄源深教授编写了《英汉散文比较赏析》《澳大利亚文学选读》《英国散文选读》《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高校英语教材1-8册》等十余套高校英语教材,多次获省部级教材奖,两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有些教材在我国高校长期使用,对我国英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多年来翻译的《简·爱》《老人与海》《道连·格雷的画像》《欧·亨利短篇小说选》《隐身人》《我的光辉生涯》《露辛达·布雷福特》《浅滩》等十部英美和澳大利亚小说,也因其流利的文笔和翻译的准确性及灵活性,受到译界广泛关注和好评。
其中,《简·爱》还被节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被誉为“最好的《简·爱》译本。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